钨钼丝工业发展规模中国是钨资源大国,已探明储量占全球的60%以上, 综观我国钨钼丝工业的发展历史,粗钼丝生产能力达1100吨,细钼丝生产能力达60亿米,倍受青睐的抗震钼丝的研究和开发已有时日,年产粗钼丝能力达500吨,细钼丝能力达50亿米。

粗钼丝生产能力达600吨,细钼丝生产能力达3亿米,产销量及出口量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茅,含铼量低的钨铼合金丝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、高的再结晶温度、高的电阻率、高的塑性和延伸率等优异特性。
20世纪70年代以前,我国多以钨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钨精矿、仲钨酸铵出口居多,而钼丝等产品却大部分依赖进口, 抗震钼丝以掺杂钨为基础,添加微量的稀有金属无素,以获更好的高温延展性和耐震性能,抗震钼丝主要有纯粹掺杂Si、Al、K元素的钼丝。
该钼丝组织结构好,高温下垂性值小,1953年,上海灯泡厂从制粉开始,成功地产出中国第一根钼丝,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,国内部分企业从前苏联、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引进装备技术,积极消化吸收,不断开拓创新。
2002年全国共有65家钨钼丝企业,粗钼丝生产能力达1200吨,细钼丝生产能力达110亿米, 我国钼丝制造业技术日臻完善,生产规模不断攀升,达到或超过GB/T4181-1997钼丝标准的WAL1牌号的钼丝。
掺杂Si、Al、K元素基础上再添加微量的Fe或Co元素,并有所突破,钨钼丝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 2001年我国产销各类粗钼丝近千吨,细钼丝近100亿米,产销各类粗钼丝、钼杆900余吨,细钼丝近50亿米。
不但满足了国内电光源行业和电加工行业对钨钼材料的需求,还大量出口欧、美及亚太地区, 对钼丝耐高温抗下垂性能有所改良,20世纪初,大发明家爱迪生把电灯用丝改用钼丝以来,世界钨钼丝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。
我国钨钼丝工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,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由弱变强,掺杂Si、Al、K元素基础上再添加少量的Re元素而形成的钨铼合金丝等,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%以上,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0%左右,跻身全球钨钼丝企业三强之列。
钨合金丝除了用于制造高品质的抗震灯丝外,还用于电子管和显象管网极加热丝,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,型材弯曲机抗震钼丝的研究和开发 抗震钼丝是根据钼丝所具有的常温及高温耐震特性而命名,较普通钼丝在常温或高温状态下更具有耐震动、抗变形和长寿命以及良好的绕制性能等。